在零碎的瑣事中整理資料...
好想去旅行。
曾經,總在不開心時提筆,但文字渲染後,得到的只有深沉的墨黑。
現在,我只想帶給你們-能笑出聲的幸福。
決定笑著寫文章,讓你們久等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正文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
15. September/ Montag 上學路
來到了德國馬堡,便開始了早上的語言班課程。
課程是週一到週五的 9:00~13:00,中間有 30分鐘休息時間。
因為校舍分散之故,不同期的課程往往被分到不同地區的課室。
其中我最喜歡靠近 Lahn河的教室,這條上課路線在早晨中走過讓人心情舒暢。
下公車處,回頭一望便可見教堂。
等待過馬路。(雙虛線處為斑馬線)
走天橋。
到了漫長寒冬,就特別讓人寒凍徹骨。
橋下是草地,可以踢足球。
穿過草地與樹林。
休息區的販賣機,有現磨咖啡和夾麵包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蘋果派蛋糕~
不得不說這種販賣機實在是很棒阿,投銅板就會掉出新鮮的食物。
多虧了海倫的人參鬚,讓我開始養成喝人參雞湯的習慣。
不過剛開始作菜,技術沒有,好菜刀也沒有。請就別在意晚餐的賣相了。(羞)
在冷凍 Pizza上另放新鮮現切的甜椒、蘑菇、番茄、雞肉,最後再鋪滿起司。
16. September/ Dienstag 北海
下午跑去逛街購物,晚餐便在北海(NORDSEE)速食店打發。
北海速食店在德國十分普遍,是個飲食方便,難能可以吃到海鮮產品的地方。
椅子還蠻可愛,所以就坐了。
海倫點醃鯡魚夾麵包,我的是炸魚排加酸黃瓜沙拉醬。
17. September/ Mittwoch Müller 麵包店
中午又來到魯道夫廣場(Rudolfplatz)。(OS:「滷豆腐廣場」,哈哈)
首先,這棟是電影院。
過馬路後,左邊是德意志銀行(Deutschebank)。
再往左,就是常光顧的 Döner 店。(車子停的那裡)
然後是連鎖麵包店 - 慕勒(Müller),偶爾在此打發午餐。
天晴的時候,外面就坐滿了愛曬太陽的德國人。
門把是有趣的扭結餅圖案;扭結麵包是一種很具代表的德國麵包,外表沾有粗鹽粒。
不知為何,總覺得吃扭結麵包應該配啤酒,哈哈。
午餐吃的是兩個小甜麵包,左邊的外層有細糖粉,內有奶酥蘋果餡,右邊的外覆杏仁與巧克力。
吃起來沒有想像中的甜膩,不過正餐還是吃點鹹的比較對味。
晚餐就是樸素的家常菜。
依序是蝦米白菜、紫菜蛋花湯、與醋炒洋蔥絞肉。
18. September/ Donnerstag 城腳
今天去洗衣服,說到宿舍的洗衣機就覺得很妙,一次要投 1,5歐不說,水溫是從 30~90度,運轉還要兩小時。
當然,這肯定能將衣服洗得相當乾淨,據說連牛仔褲都能洗破。
天氣好,在魯道夫廣場附近走走溜躂。
仰望馬堡大學舊校舍的側面。
這也算是人行道吧。
還有地下道。
最近合圖合得很開心,不過也很耗腦力。
右邊是Subway。但先走左邊。
環顧四週。
馬堡大學與 Subway相對。
19. September/ Freitag 逛舊城
下課後走去逛舊城區。
路上H&M的招牌:一家瑞典的連鎖服飾店(略似台灣的NET之流)。
午後暖暖的晴空下,德國人喜歡坐在露天咖啡座,悠閒的度過時間。
店鋪外的玲琅商品,則讓我多瞧了幾眼。
再轉頭便會發現,鮮明的顏色與好認的小熊商標,一間令人心情愉快的小店。
販賣的商品是,人人見了都會露出微笑的水果軟糖。
這種水果軟糖城份裡有新鮮的果汁,大多做成小熊的造形。
吃起來有水果的清香(雖然有些口味略甜),又頗有嚼勁,對牙齒和骨頭都很好(膠質吧),甚至是醫生的推薦商品呢。
櫥窗上無處不是色彩繽紛的小熊。
離開了小熊軟糖店,隨意的在舊城區漫走。
仍保有古樸樣式的建築與石板路,行人熙來攘往。
即使街道細窄,人們還是要坐在路邊,分享夏末的陽光。
心情好的話,大可隨意走進路旁商店逛逛。
別錯過了抬頭看天空的機會,例如一片藍天。
色彩繽紛的馬堡,有很多修繕良好的傳統木造梁柱建築,是個美麗的小城。
走呀走,有時會看見一些可愛的招牌。
蜘蛛人跟蝙蝠俠出沒的這裡,就是動漫商店。
外側的櫥窗有滿滿的可愛商品。
內部的商品也可說是包羅萬象,攏括歐美動漫和日本動漫作品。
看著滿架的日本漫畫被翻譯成德文,好想買阿...但是太貴了,終究只買了一本。
舊城區的中心,也就是市政廳前的廣場。
市政廳的大鐘會按點報時。
舊城區地上鋪得整整齊齊的小石磚,可別穿高跟鞋來挑戰。
20. September/ Samstag 漫步維爾達
今天來走走宿舍的週邊 - (Wehrda)維爾達區。
宿舍區各種類型的資源回收箱。
華格納(Wagner)麵包店。
店員是個和藹的德國大媽,我買了蘋果派蛋糕當午餐。
好吃到絕品阿...果肉濕潤滿溢,派皮微脆,入口甜香...
可惜我沒有照片為證,幸好找到一位網友的食譜示範:多汁的蘋果酥粒蛋糕
小教堂、公車亭、還有插卡購買的香菸販賣機。
爬上了坡,後方的山頂有著風力發電機。
天晴時,白色風車映著藍天非常漂亮。
花圃中的向日葵。
爬滿藤蔓的住屋。
樹叢裡的硬皮漿果。
粉色柔美的蓓蕾。
艷麗凋敗的玫瑰。
車庫上畫著可愛的圖案,就像 不來梅的音樂家 一樣
可愛的警告標誌,兒童鮮活的奔跑著。
路面上像小小腳印的毬果。
自家的小伐木場。
很多房舍都有加裝在屋頂的太陽能發電板,我記得政府是有補助的,非常之好。
維爾達區的小墓園,我對這種地方並沒有忌諱,反倒是心情十分平靜。
等待積雪的日子再來造訪。
公車站牌旁結實累累的蘋果樹,讓人十分驚喜。
樹梢上結實累累。
草地上也遍是熟透掉落的蘋果。
不時有一兩顆從枝頭分離摔落,滾出柵欄沿著長長的坡道向下跌撞。
我和海倫是開心看著拍手叫好。
嘴裡啃著蘋果派蛋糕,手裡撿著色澤鮮艷、形狀完好的蘋果回家。(開心)
事實上,這株蘋果樹並不是偶例。
德國人的庭院叫我大開眼界,他們的蘋果樹可說是觀賞用的普遍植栽。多叫人開心。
晚餐是咖哩飯、生菜沙拉、與...小倩牌手打蘋果牛奶~!
21. September/ Sonntag 伊莉莎白教堂
搭公車到伊莉莎白教堂。
下次再專門深入的介紹伊莉莎白教堂。(包括教堂內部)
離開教堂又去別的地方晃,可以算是火車站大街吧。(Bahnhofstraße)
商店的內部沒什麼特別的,就是店側的廊道跨河而上。
地上黃色的是郵筒,馬路對面就是郵局,黃色的很漂亮。
最後的結尾就用維爾區可愛的小郵筒來說再見吧。(笑)
備註:感謝海倫的照片分享。
補註:此文原發於09年7月,至10年8月重新修訂。
同場加映:小倩放洋週記
Take That - Greatest day
網誌配樂為介紹分享,喜歡請支持正版。